检测项目
	屈服强度检测
	检测目的
	检测金属材料及成品拉伸性能
	检测范围
	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各种金属
	项目介绍
	屈服强度检测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变形,无法恢复。
	
	上下屈服强度的判定
	1、屈服前的第一个峰值应力判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峰值应力大小如何。
	2、屈服阶段中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极小值应力,舍去第一个极小值应力,取其余极小值中最小者为下屈服强度。如果只有1个极小值应力,则取为下屈服强度。
	3、屈服阶段出现平台,平台应力判定为下屈服强度。如出现多个平台且后者高于前者,取第一个平台应力为下屈服强度。
	4、下屈服强度一定比上屈服强度低。
	屈服强度检测标准
	 
	
		
			| 
				检测项目 | 
			
				检测标准 | 
			
				标准名称 | 
		
		
			| 
				屈服强度检测 | 
			
				ASTM E8/E8M-2011 | 
			
				金属材料抗拉试验方法 | 
		
		
			| 
				ASTM A370-2012 | 
			
				钢产品机械测试的试验方法及定义 | 
		
		
			| 
				BS EN ISO 6892-1-2009 | 
			
				金属材料.抗拉试验.第1部分:环境温度下的试验方法 | 
		
		
			| 
				GB/T 228.1-2010 |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 
				JIS Z2241-2011 | 
			
				金属材料--拉伸测试--室温下的试验方法 | 
		
		
			| 
				AS 1391:2007 | 
			
				金属材料-常温拉伸试验 | 
		
		
			| 
				ASTM B557-2010 | 
			
				锻制和铸造的铝及镁合金制品的拉力试验方法 | 
		
	
	屈服强度的测定
	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需测量其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或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而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则可以测量其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一般而言,只测定下屈服强度。
	通常测定上屈服强度及下屈服强度的方法有两种:图示法和指针法。
	1、图示法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一般小于10N/mm^2,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的力Fe、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Fel。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可以按以下公式来计算: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 = Fe / So,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 = Feh / So,Feh为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 = Fel / So,Fel为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Fel。
	2、指针法试验时,当测力度盘的指针首次停止转动的恒定力或者指针首次回转前的最大力或者不到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分别对应着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